跳至內容

淺談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

影像醫學科

王別旭 醫生


近年來,冠狀動脈疾病愈來愈受國人的重視。所謂冠狀動脈疾病,指的是因冠狀動脈斑塊沉積在血管壁,造成冠狀動脈的狹窄、進而導致血流量變少,嚴重時則會堵塞血管造成心肌梗塞、甚至死亡。既然急性心肌梗塞如此可怕,是否有方法可以預防呢?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是一個相當有效的檢查,不僅能夠在心肌梗塞的症狀發生前即偵測到冠狀動脈斑塊的存在,也能對冠狀動脈斑塊的型態進行基本的風險評估,甚至能幫助醫師提早介入治療,有效預防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。


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的檢查適應症,包括:冠狀動脈疾病高風險者,疑似有冠狀動脈狹窄且有胸悶或胸痛者,運動心電圖及抽血報告(如CK-MB、troponin)異常者,接受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患者或心臟支架者,心臟衰竭患者,懷疑血管構造先天異常者。當然,若以預防醫學的角度來說,想要在冠狀動脈疾病的症狀發生前就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,亦可作為健康檢查的一個項目。


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檢查需由機器快速推注顯影劑,才能使冠狀動脈達到較高的顯影劑濃度,因此檢查前需在病患手肘靜脈留置針頭,檢查前需確認留置針頭順暢,檢查時須隨時注意是否有注射處疼痛感,防止顯影劑滲漏等問題。另外,要能得到清晰的影像,受檢者的心跳必須規律。若檢查前,受檢者的心跳過快或有明顯的心律不整,將由醫師評估是否可進行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檢查。


現在使用的影像掃描技術能有效降低輻射劑量(約為2.7-4.5 毫西弗)。相對於台灣年平均背景輻射劑量的1-2毫西弗,接受一次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的輻射劑量並不算太大,考慮到檢查對於預防冠狀動脈疾病所帶來的好處,實在是利大於弊。隨著儀器與技術的進步,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在在冠狀動脈疾病的診斷上靈敏度可達96%,特異度可達86%,整體而言,是一個相當有效的篩檢工具。


綜上所述,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除了檢查方便、快速,屬於非侵入性的檢查,且由於儀器與掃描技術的進步,能夠大幅降低輻射劑量、提升影像品質,對於冠狀動脈疾病的診斷及預防有很大的助益。有意受檢者可諮詢本院尊爵健檢中心或影像醫學科安排檢查。

網誌: 健康消息
大腸癌篩檢及大腸鏡檢查的重要性